青岛科技大学2017年党政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7-03-06 

2017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及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协调、特色、开放、共享”发展战略,聚焦“双一流”建设,深化综合改革,狠抓工作落实,加快推进“五有”高水平大学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抓实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1.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发挥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作用,加强思想引领和理论武装,做好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扎实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和干部挂职交流工作,发挥校院两级党校职能,继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改进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加强党建活动场所等软硬件设施建设。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巩固和扩大巡视整改成果,确保党建工作“认识到位、制度到位、组织到位、工作到位、监督到位、保障到位”。

2.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刻认识办什么样的大学、怎么样办大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问题。制定实施德育工作综合改革方案,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以优良教风带动优良学风,构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共同推进的大德育格局。全面推进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完善学校学生管理制度体系和学生发展指导服务保障体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校园网、校报、微信、微博等媒体的宣传引导功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主动权;持续开展统一战线“凝心聚力十三五”行动,指导学校欧美同学会完成换届,筹备成立青岛科技大学社会主义学院;落实工会、妇委会服务师生、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的职能,开好“双代会”;提升辅导员、班主任等管理服务人员的发展指导能力,落实共青团、学生会等学团组织服务青年学生的职能;支持离退休老同志继续发挥优势和特长,形成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

二、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

3.启动校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实施校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实施学院分类建设、分类管理。积极稳妥推进学院取消行政级别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体并入后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4.提高依法治校水平。进一步完善以《青岛科技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立规则意识,形成制度文化,提高执行力。制定《青岛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进一步明晰学术治理和行政管理权限。成立学校理事会,完善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运行机制,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

三、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5.启动一流本科教学建设。制定本科专业分类评估和动态调整方案,建立健全专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激发教师教学改革主动性。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争取突破新的高层次教学成果奖。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继续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促进工程教育改革。

6.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实验实习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加强创新创业学院建设,落实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招生宣传,提高生源质量。加强高密校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改革。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推进继续教育发展。

7.启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研究生院工作体制机制。制定研究生教育培养综合改革方案,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研究生招生改革方案,建立以促进“双一流”建设为目的的招生指标分配体系,推行招生资源竞争性配置。探索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制”。

8.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加快推进“泰中国际橡胶学院”和“中德双元工程学院”建设步伐。实施“留学科大”计划。加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力度。

四、深化学科建设改革,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9.全面实施“一流学科”建设。启动优势学科卓越计划、新增一级博士学科培育计划、学科交叉创新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振兴计划。制定实施“学部制”改革试点方案,统筹组织重点学科发展规划和建设。实施“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加强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建设。加大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培育力度,力争有新的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

10.建立学科评价机制。完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机制,推行分类评价。建立学科评估成效与学科资源配置关联机制,对特色优势学科优先配置招生指标、人才引进和经费投入等资源,逐步形成以学科建设质量和学科评估绩效为导向的学科资源配置新模式。

11.创新学科团队管理体制。实施学科团队首席科学家制度,赋予学科团队在经费使用、人才引进、岗位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对学科团队实施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估,建立重点学科团队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相关学科的整体水平。

五、推进科研管理改革,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12.建立科研分类评价机制。根据基础研究、应用创新、学术论文、成果转化的不同特点,建立分类评价考核机制。修订完善科研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配套完善相应的奖励政策,完善以成果产出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研工作绩效评价制度。

13.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态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级平台和省市级平台建设。制定实施协同创新重点攻关行动计划,争取在优势学科和行业领域创造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启动重点学科研究院和交叉学科研究院改革试点,统筹协调各类科研资源的协同整合,提升重大科技攻关能力。

14.提高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能力。制定科研成果转化奖励办法,建立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经纪人制度。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青岛“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加速推进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东营等地研究院建设。支持学科性公司创新发展,做好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建设。启动智库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5.实施岗位聘任制度改革。制定探索实施编制与岗位聘任改革办法,建立总量核定、分类考核、激励评价相结合的岗位编制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全员聘用制度。制定职员制改革方案,启动职员制改革。

16.实施新的绩效收入分配制度。探索构建以国家政策性工资、业绩津贴、特岗津贴、特殊奖励并存的多元薪酬体系。稳步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进一步提升价值认同感和获得感。

17.引育并举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全面实施崂山学者、青年崂山学者人才计划、优势特色学科团队支持计划。加大青年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引进和培育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双一流”建设急需的高水平领军人才。做好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类项目培育和申报工作。

七、加强大学文化引领,凝聚发展共识

18.制定大学文化建设规划。积极研究科大文化的生成机制和发展规律,着力打造一批富有“科大精神”和“橡胶品格”内涵的校园文化品牌。完善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提升物质文化育人品质。进一步加强 “五有”高水平大学的研究和宣传,丰富“五有”高水平大学的内涵和外延,凝聚师生发展共识。

19.实施大学文化引领计划。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文化活动,更好发挥文化凝聚、引领和导向功能。深入实施“传薪工程”,发挥“科大人”群体中先进人物和集体的榜样示范作用。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八、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20.提高资金保障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实施山东省“PPP”项目计划,提高资金保障能力。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做好财务预算及预算控制和分析,增强节约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探索跨校区财务管理新模式。做好干部经济责任和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

21.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效能。制定资源配置机制改革方案,建立“分类管理、定额配置、超额收费、绩效考核、有序流转”的管理机制,科学合理配置资源,更好发挥资源使用效益。启动房屋资源管理与配置改革。

22.加强学术支撑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实验室和设备政府采购管理,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和使用管理。编制科学竞争力报告,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提升学报办刊水平。加强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启动大数据中心建设,建成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数字化校园平台、OA协同办公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加强保密工作体系建设。

23.推进校区建设和保障能力提升。构建“基础建设、安全保卫、后勤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保障体系, 建立协调联动、互为融合,高效优质的服务保障工作机制, 加强服务保障工作信息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加快推进崂山校区D1、D2、D3教学实验楼、综合服务楼、产学研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四方校区CCF楼、学生公寓楼建设,人才公寓项目建成交付使用。探索建立社会化物业服务模式和监管工作机制,改善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和条件,启动实施校区绿化工程。建立消防治安应急中心,加强校院安全管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上一条:第七届教代会暨第十一次工代会提案工作报告 下一条:领 导 分 工

关闭


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版权所有